如何更高效更好的去種植油莎豆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2-18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油莎豆又稱地下核桃,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,是一種糧、油、牧草兼用的經濟作物,地下卵圓形塊莖可生食、加工,出油率高,其品質優于菜籽油和黃豆油。中國農科院糧油研究所測定:其出油率可達到36%,
如何更高效更好的去種植油莎豆
【概要描述】油莎豆又稱地下核桃,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,是一種糧、油、牧草兼用的經濟作物,地下卵圓形塊莖可生食、加工,出油率高,其品質優于菜籽油和黃豆油。中國農科院糧油研究所測定:其出油率可達到36%,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2-18
- 訪問量:0
油莎豆又稱地下核桃,是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,是一種糧、油、牧草兼用的經濟作物,地下卵圓形塊莖可生食、加工,出油率高,其品質優于菜籽油和黃豆油。中國農科院糧油研究所測定:其出油率可達到36%,油脂主要成分由29.1%的油酸、39.8的亞油酸、2.4%的亞麻油酸、23.7的棕櫚油酸、2.85%的棕櫚稀酸、2.05%的硬脂酸等近十多種油酸組成,營養價值極高,符合國家食用油的標準,另外,其含淀粉25%左右,糖18%左右,纖維素11.3%及多種維生素、蛋白質、磷脂等,綜合營養超過小麥和玉米。油莎草莖葉可作飼草、綠肥,具有良好的經濟開發價值和生態效應。
現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:
1.播前整地對待播種地進行深耕,耕深20~25厘米,在深耕前要先施15~20公斤/畝氮肥,以促進生長前期地上部分生長,將土地耙松耙細,作成寬25~30厘米的壟。
2.種子處理選用上年收獲的飽滿、大粒、新鮮無霉變、無蟲咬的油莎豆塊莖作為播種材料,播前先曬種1~2天,在45度左右溫度的水中浸泡3~4天,每天更換新水,水溫不能過高,以免殺死種子。待油莎豆塊莖完全吸水膨脹后,可進行播種,這樣處理有利于其較快、較整齊的出苗。鼠類、地下害蟲較多時,則需要用農藥拌種,可用福美雙、1605等。
3.播種油莎豆生育期短,全生育期130天左右,在甘肅中部地區播種期應在4月下旬為宜,播的過早,由于溫度較底不利于其萌發出苗,播種的太晚則易與秋季的降雨天氣相遇,不利于油莎豆的及時采收。且由于其他作物都已歸倉,油莎豆塊莖又有特殊的香味,易引來田間鼠類和地下害蟲前來取食,造成嚴重減產。以其塊莖作為種子,播量10公斤/畝左右,播種時采用穴播,株行距15×20每次2~3粒,由于油莎豆在水肥條件較好是分莖數較多,一般一株可分莖13株左右,故不可多點。
4.田間管理油莎豆在播種后一般15天出苗,15~25天齊苗。有時時間更長,可達30天左右。溫度越高其出苗期越短。當幼苗長到20厘米左右時,要中耕除草,并進行追肥,主要以氮肥為主。苗期主要防治金針蟲、蠐螬和螻蛄的危害,可用90%敵百蟲1000倍液或其他殺蟲劑噴灑或澆灌。在油莎豆出苗、生長60天左右,地下開始有小塊莖形成,此時應對其地下部分生長進行限制,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,其莖葉可達80厘米左右,此時應進行刈割,注意不能貼地割,而應留20~30厘米左右,割后應加強水肥管理,以利其恢復生長。在生長中后期,應盡量少施氮肥,多施磷、鉀肥,以利其塊莖膨大。 5.收獲加工若以油莎豆地下塊莖作為收獲目的產物,則應在油莎豆地上草葉變黃,地下塊莖顏色變為紅褐色或黃褐色,變硬用牙咬時響脆,斷裂面平整,有油脂光澤時即可采收。一般采用拔蔸(蔸下有果80%左右)的方法收獲或用釘耙挖起。也可將其用鐵锨等連根鏟起,
曬1-2天后,耙細土塊,可用鋼絲網過篩收獲,也有專門的收獲工具,收獲后應及時的涼曬,用于榨油和食品加工時,應將塊莖洗凈,去除雜質。貯藏時應注意防鼠害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